首届鲁锦AI设计大赛

首届鲁锦AI 设计大赛线上宣讲会成功举办!

为推动鲁锦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,汇聚设计领域的创新力量,发动更多人员参与大赛,切实解决参赛单位及人员对大赛事宜的疑问,搭建产品开发经验与参赛技巧的交流桥梁,响应会员单位对鲁锦文化创新发展的需求,首届鲁锦AI设计大赛组委会于2025年9月18日晚精心策划并举办《首届鲁锦AI设计大赛线上宣讲会》

本次活动由首届鲁锦AI 设计大赛组委会指导,山东纺织工程学会承办,采用线上腾讯视频会议直播,山东纺织工程学会视频号同步直播的形式,吸引了来自全省企业、高校、设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等共计 1200 余人参会。会议由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孙俊科主持。

领导致辞与大赛启动

山东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韩光亭教授宣布大赛线上宣讲会正式启动,并代表组委会向与会嘉宾、参赛团队及关心传统文化创新的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。他指出,鲁锦作为齐鲁大地传承千年的纺织瑰宝,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智慧,而人工智能正为各领域创新注入强劲动力。当古老鲁锦遇见前沿AI,将实现一场激发创新活力的 “双向奔赴”。

韩光亭表示,大赛将借助AI 的数据分析、图案生成、智能设计等能力,探索鲁锦的现代化与时尚化表达,拓展应用场景,促进跨领域合作与复合型人才培养。

大赛介绍与申报要求

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曲延国围绕大赛主题“AI 绘鲁韵,数智创无界” 进行全面介绍,强调这是一场将人工智能与鲁锦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意盛会。他详细介绍了大赛主办单位 ——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山东省总工会、山东省教育厅、山东广播电视台,以及承办单位山东纺织工程学会。

在参赛关键信息讲解环节,曲延国更是细致入微:奖项设置上,大赛除设一、二、三等奖及优秀奖外,还特别增设“优秀组织奖”“特别贡献奖”及单项奖若干,获奖作品不仅能获得奖金与证书,还将有机会对接企业进行产业化落地;参赛要求方面,明确作品需以鲁锦元素为核心,结合AI技术完成设计,提交材料包括设计稿、AI技术应用说明、作品创意阐述等;评审标准则从文化传承性(30%)、AI技术创新性(30%)、市场应用性(25%)、视觉表现力(15%)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定。同时,他还针对“学生团队能否与企业合作参赛”“AI生成的设计稿是否需要手动调整”等常见问题进行现场解答,彻底扫清参会者的参赛顾虑。

鲁锦历史与产业现状

山东艺术学院教授、山东艺术学院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院长、山东省鲁锦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大海,系统介绍了鲁锦2000 多年的历史及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。他分享了鲁锦的十大经典纹样,讲解了鲁锦的四大核心技艺 —— 提花、砍花、包花、扎花,并指出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:传统织造技艺传承人老龄化,亟需创意与科技力量注入,并希望广大师生利用此次AI大赛的机遇,扩大鲁锦产业的影响力。

AI 技术赋能鲁锦创新

青岛三态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、服装产业AI 资深专家王文丽介绍了轻链AI对首届鲁锦AI大赛的 AI 技术支持

基于纹样创款:上传鲁锦纹样或面料图,AI 结合灵感图快速生成多款服饰草图

多方视角设计:一键生成多角度标准化设计稿,便于修改与投递

高效修改功能:支持版型、颜色、材质等快速调整

参会与后续安排

会议最后,组委会提醒所有参赛人员需通过大赛官网(www.lujinai.com)注册报名,并可关注主办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通知。会后将建立专项交流群,方便参赛者沟通,并在官网发布更多线上线下宣讲信息。

此次宣讲会不仅加深了参会者对鲁锦文化与AI 技术融合的理解,也为即将到来的首届鲁锦 AI 设计大赛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