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2
鲁锦的织造工序
2.3.5 鲁锦的穿综
做综
综是上下提拉经线的部件,它的作用是分开经线让梭子穿过,然后合上经线锁住纬线。要把综片按图案要求分别在机楼上下连接踏板。然后将卷线轴放在机头部。综片的多少决定了经线分开的层次和织造图案的复杂程度。使用两片综提合经线织出的布是平织布,只有使用四片及以上的综片提合经线织出的布才是提花锦。鲁锦就是应用四片综或六片综织造出来的,因此它比普通的手织布有更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。综的制作过程称为“做综”,人们旧时使用的全部是线综,即用自己纺线合成的细线绳在综线板上手工编结而成。先将一根粗铁丝或粗竹条与综线板并列在一起,把棉线一端固定编结到铁丝或粗竹条上,然后把棉线从做综板上绕一周后再次将线绳编结到铁丝上,然后循环往复这个过程,直到把需要制作的全部编结完成。一片综需要两组这样的综交叉才能使用,因此待第一片综被编结好后还要进行合综,合综就是在制作第二片综的同时把两片综褛交叉结合到一起。合综时综被的编结过程是一致的,不同之处是每结一个综裱线绳都要从相对应的另一片综被中穿过。每一个综只穿一根经线,15 帖的幅宽要编结 600 对线才能满足提拉经线的需要。织造平织布需要两片综,每片综可以提拉的经线数为 300对。鲁锦织造一般要使用四片综,因此每片综的经线数为 150 对。
掏综
掏综又称上机。综的作用是在织布时拉开和合拢经线。综的片数越多,经线可以分开的层数就越多,面料的花纹图案也就越复杂。掏综是鲁锦纺织程序里技术难度最高而且又要认真细致的环节。通常在一个村子里,会织布的妇女很多,但会掏综的技术能手仅仅占到十分之一。掏综这一环节是鲁锦提花图案的设计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。
因此,正确的掏综方法对鲁锦织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。鲁锦织造一般采用四片综,每一根经线只从其中一片的综中穿过,其余的三片只是过综,即从相邻综之间的缝隙穿过。仔细观察掏综的手法就会了解到其中有规律可循。提花织物在现代化的织机上有打眼的“穿综图”控制。农村妇女不懂得这种技术但她们积累多年的经验,也创造了隔一穿一、隔二穿二、隔三穿五等有规律的方法。人们为了记录掏综的方法,还画出供掏综专用的图纸。鲁锦的常用基本图案由最初的斜纹、条纹、方格纹逐渐发展到合斗纹、枣花纹、鹅眼纹、猫蹄纹、水纹、狗牙纹、斗纹、芝麻花纹八种基本纹样。


2.3.6 鲁锦的闯杼
掏综完成后,经线的花色图案已经固定成型,这时还要将全部经线重新闯入织布杼眼内。与刷线时闯杼相同的是从经线的一侧依次进行,绝不允许杼眼内有重复线和交叉线的存在。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织布杼的作用是可以打紧纬线,同时织布杼的密度稀稠对成品布幅的宽窄、面料经线的密度和面料成品质量都有决定作用。所以,织布杼的质量选择和密度选择非常关键。鲁锦面料的布幅在一尺七寸左右,按照一般密度计算,通常要选用 15 帖的织布杼。
鲁锦织机是木结构的,采用当地出产的枣、槐木等硬杂木制成,结构简单,但结实耐用。织机一般长 1.8米,宽0.8米,高1.7米。主要部件有:机身、蚂蚱腿、机楼、滑子、圣花、综棍、综片、脚蹑、卷布轴、绳框、坐机板。除了织机机身框架是固定在一起的,其余各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拆装。织造工序从掏综开始,就主要在织机上进行了。综片的吊装是用较粗一些的线绳系牢综片的两端,用机楼顶端放置的滑子上的吊钩勾到线绳的正中位置,并且要保持综片的平行,防止织布时出现织口打不开的情况。综片的悬挂是两个一组,共两组四片。每片综片下端正中还系有线绳与脚蹑子相连,通常脚蹑子的排列从右到左依次是和第四、三、二、一片综对应。织布时,织工踩下两个脚蹑,带动相连的两片综片下沉,另外两片综片上升,拉动经线形成织口。

闯完二遍杼的经线要与机裙子相连,才能卷到卷布轴上,这个过程称为“拴布”。机裙子是一边留有半尺长线穗的鲁锦布块,宽约一尺七寸。留有线穗的一边与闯过杼的经线相连接,另一边放到卷布轴上。卷布轴上刻有一道凹槽用细高粱秆将机裙子压到凹槽内,然后转动卷布轴将机裙子卷到轴上。织布杼要嵌入到绳框内槽,两端用卡杼板镶牢。绳框的底边框选用的木材都很粗重厚实,这是为了织布时织工能利用绳框的重量轻易地打紧纬线。绳框两端的立板上端钻有圆孔,穿粗绳结后与机楼上吊下来的铁钩挂接,将沉重的绳框悬在机楼和机身之间。然后将蚂蚱腿顶端钻孔中的线绳与绳框底边框套在一起,通常使用鸡骨头作别子,拧紧绳并加固两者之间的连接。等这一系列工序完成后,要将“F”型的拌机橛放到圣花齿下,阻止卷经轴向内转动,防止经线放出。再将卷布轴卷紧,绷紧经线后用咬机橛固定好。刚开始的织布并不顺利,不是综片吊得不合适分不开经线,就是绳框吊得不凑巧打不紧纬线总之,开始的一段尺把长的布需要在不断调整机件的默契配合中完成,这块布被称为“安机头”.

2.3.7 鲁锦的上梭
前面所说的织造程序几乎全部是与经线有关的,等吊好织机准备织布时就该准备纬线了。在鄄城有两种做纬线的方法,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织布梭。一种是“做穗子”,用手工盘缠成中间粗两端细的线穗,大小以恰好能安入织布梭为准。另一种称作“打搂福”,以纺线车为工具,将苇子秆做成的纬筒套到线锭子上,转动纺车,把络子上的线卷到苇子筒上。织布梭用枣木制成,分为大小两种,一般来说大型梭子长 20 多厘米,宽 10 厘米,使用穗子纬线;小型梭子长 16 厘米,宽8厘米,使用搂福纬线。城有一种水线子布,即是用穗子浸水后再织布,这种布比普通的干线子布更平整、更细密,缩水率小,经久耐用。
纬线不需特别加工,为了便于织造而放在梭子里面,先把需要的纬线按不同色彩缠绕在筒子上,然后再用纺车或手工,做成可容于梭中的线穗子,以便织造时将所需色线穿在织梭上,以织造纬线。织梭为木制,分为两种:一种是内装纬纱筒子的半月形梭;第二种是将纬纱团直线穿入梭眼的大长梭;单色纬线织物是用一把梭来回投掷,若织有花纹的织物,则需每一种颜色的纬线各有一把梭。每投一根纬线,都要适当用力将撑框往织者怀里磕碰一下,目的是使纬线紧密,织出高质量的鲁锦。
END
素材选自微信公众号:山东省鲁锦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