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05
鲁锦路在何方
5.3 鲁锦开发的未来
旅游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,未来3年内旅游产业产值将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10%~15%。而旅游产品则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。正所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,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。鲁锦产品既可成为旅游产品,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,同时又会推进鲁锦产品开发的产业化趋势。
墨子说:“食必常饱,然后求美;衣必常暖,然后求丽;居必常安,然后求乐。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,也在向往精神层面的满足。而鲁锦产品的开发正符合这一要求,我们以齐鲁文化底蕴为出发点,由点及面,由山东走向全国各地,扩展产品开发的本土产业链。
一旦鲁锦产品的本土产业链架构成功,其丰富的历史、艺术、文化、民俗及使用价值,定能迅速普及这一领域的文化空白,进而规范产品研发企业的构架推进研发企业的规范化。再进一步,本着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”的原则整合世界范围的现代设计理念,在传统鲁锦中引入现代设计符号,推动全球环境下文化产业链的形成。
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有利的保护政策、有序的行业规范、有效的研发机制和营销网络,使之融入现代生活。发展鲁锦产业,对带动地方经济增长,促进新农村建设,增加妇女劳动力的收入,传承优秀的鲁锦织造技艺,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,以及以鲁锦产品为纽带,凝聚世界华人的情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。鲁锦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经济的增长,更具有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意义。
本土的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,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,民族凝聚力之所在。因而,在经济全球化时代,文化的走向应该是全球本土化。重视、保护、继承、发展、创新民间本土艺术,使它更紧密地结合时代、服务于时代是我们面临和思考的问题。鲁锦是齐鲁大地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,它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至今已实属不易,如果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得以发展,那将会极大地丰富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,鲁锦艺术也才能干古流传,万古流芳。我们的耳边也才能时常响起那首悠久的《棉花段》:“……·嘁里喀喳去轧棉,一边出的是花种,一边出的是雪片。杉木弓,牛皮弦腚沟夹个柳芭椽,枣木槌子旋得溜溜圆,弹得棉花朴然然。拿梃子,搬案板,搓得布绩细又圆。好使的车子八根齿,好使的锭子两头尖,纺的穗子像鹅蛋打车子打,线轴子穿,浆线杆架着浆线椽。线棒棒拿在手,砰砰喳喳三遍旋风子转,络子缠,经线姑娘两边站,织布就像坐花船,织出布来平展展,送到缸里染青蓝。粉子浆,棒槌掂,剪子铰,钢针钻,做了一件大布衫。虽说不是值钱货,七十二样都占全。十字大街站一站,让您夸夸俺的好手段。”







06
鲁锦的纹样
在漫长的织造岁月里,心灵手巧的农家女不断创新和改进鲁锦的织造工艺,逐渐地形成了现代鲁锦集提花、打花砍花和包花工艺于一体,浑厚中见艳丽、粗犷中见精细的独特风格。鲁锦的纹样既有传统古老的类似图腾的纹样,也有富有时代气息的图案,其构成布局大多是建立在织女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。经过日积月累的精心构思和别具匠心的设计,鲁锦的纹样图案构架严密、有聚有散、有曲有直、上下相应、左右对称、大小相衬、疏密相成,纹样均为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图案,不同纹样交相搭配,组合成变化多样、具有不同质感和艺术效果的新图形。鲁锦的各种纹样造型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,而是一种主观的、抽象化的创造通过这种抽象图案的重复、平行、连续、间隔、虚实、对比等变化,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,这种“得意忘象”的审美境界十分符合民众的内心要求和审美感受。

6.1 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鲁锦纹样



6.2 新中国成立后的鲁锦纹样





















END
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山东省鲁锦产业高质量发展联盟



